(相关资料图)
原标题:健康科普 | 预防“沉默性缺氧” 海口市卫健委支招
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4月29日消息(记者 王小畅 通讯员 何定培)每年春夏交替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,新冠、甲流、诺如等病毒较为活跃。据统计表明,近期海口市流感疫情呈下降趋势,但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仍持续存在,海口市卫健委提醒需警惕高龄脆弱人群出现的“沉默性缺氧”。
据介绍,“沉默性缺氧”是一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缺氧程度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病症,一般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出现发热、咳嗽,甚至是高热,但是有些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,感染新冠后,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,可是这部分人机体对缺氧反应迟钝,不出现呼吸困难,甚至无胸闷、咳嗽、发烧等相关症状,这种“悄然无声”的缺氧就是“隐形缺氧”,也称“沉默性缺氧”。
通过仔细观察皮肤颜色、触摸体温、步行耐力等,能够及早发现“沉默性缺氧”的蛛丝马迹。出现“沉默性缺氧”的病人心率会快一点,还有可能出现手指冰凉、口唇发绀不红润、行走耐力下降等情况。80岁以上老年人,特别是行动不便、以及患有糖尿病、慢性病等基础病的病人,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重点保护,如果家中有患基础病的老人,建议配备一个家用指夹式血氧监测仪,每天定期进行监测。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,并且准备指夹血氧仪进行重症监测,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3%的时候要高度关注病人的状况,及时送医。
近期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未被感染人群和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,即“初阳”患者和小部分“二阳”患者。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无须过于担心,没有严重基础病、感染症状较为轻微的患者,可以居家治疗,每天早、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,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对症服药。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;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;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.5℃,超过3天;儿童出现嗜睡、持续拒食、喂养困难、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;孕妇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心慌、憋气等症状,或出现腹痛、阴道出血或流液、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。
老年人群和有基础病的高危脆弱人群,在感染后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就诊,科学、安全、合理地用药,降低重症转化的风险。抗病毒治疗最好选择在病毒感染的初期,抓住“黄金72小时”,越早服用效果越显著。结合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(试行第十版)》,主要以抗病毒药及对症治疗,目前抗病毒药有先诺特韦片/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(先诺欣)、奈玛特韦片/利托那韦片(Paxlovid)、阿兹夫定片、莫诺拉韦胶囊、安巴韦单抗/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等。改善相关症状为主的药物,以退热药、止咳化痰药、缓解咽干咽痛等为主,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、金银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颗粒/胶囊、宣肺败毒颗粒、清肺排毒颗粒、疏风解毒胶囊等。(王小畅 何定培)[page]